武大一附小的前身为1915年创建的武昌高师附小,即现在的武汉市革命博物馆(武昌都府堤5号,中共五大和共青团四大会址),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誉为“革命的摇篮和指挥部”。1926年,北伐军攻下武汉后,附小改为湖北省省立第一小学。1931年迁至珞珈山,改名为武大附小。1938年,附设小学随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,改名为乐嘉小学。1946年又随武汉大学迁回珞珈山。2000年7月新武汉大学成立,原4所大学的附小于2001年3月进行了合并。2005年8月因与武大二附小分设,更改为现名。近百年的风雨历程,铸就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人才辈出的沃土。中共创始人之一、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曾在学校工作过,其夫人徐全直还曾任校长多年。国际问题专家、知名学者钱亦石,著名国画大师端木梦锡都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。学校毕业生中,涌现出军事家、外交家伍修权将军,科学家查全性院士、杨弘远院士,剧作家沈虹光女士、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桂希恩教授等诸多英才。蔡元培、李四光等杰出人士曾视察过学校,伍修权为学校题词。
学校依托武汉大学得天独厚的自然、人文环境,办学条件优越,是武汉市市级示范小学。这些年来,学校全体同志继承发扬前辈的光荣传统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,不断改革创新。在继续夯实基础、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,我们提出并深入探究、实践“成全教育”的新理念。我们正在规划申报“成全教育”理论体系及实施策略的课题,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,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,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,形成学校特色校本课程、特色教育模式品牌,实现 “办与武汉大学声誉相匹配的附小”的学校发展目标。
近三年来学校被评为湖北省级绿色学校、卫生先进单位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,武汉市级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,武昌区级教育工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、办学水平先进学校、目标管理立功单位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、科技教育立功学校、首届十佳校园网站、平安校园等,具有较高的声誉和良好的社会影响。
今天的武大一附小,充满着朝气与活力,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,在教育局、武汉大学领导的悉心指导下,在社会各界的注视、关怀下,在新的起点上,追求更高、更强的目标扬帆起航。